近日,安徽舒城县南港镇对废旧塑料加工业开展集中整治,要求5月底前相关不符合规定的废塑料加工户完成整治工作,如未建成污染治理措施的加工户需完成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任务等。
此前3月份,舒城县桃溪镇同样对废旧塑料行业做了专项整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桃溪镇废旧塑料加工行业环境管理的通知》,严格治理废旧塑料收购加工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
废塑料行业一直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废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如果不经过处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这就是各地政府不断对废塑料市场进行整顿的主要原因。如何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始终是个难以把握平衡的矛盾。目前看来,各地政府正致力于规范废塑料行业,规范路径基本就是《废塑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所说的——以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为枢纽,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聚集度,进行规模化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让分散的、个体为主的粗放型废塑料加工方式,转变为园区化统一管理、规模性的精细化加工方式。
有着“北方废塑料之都”称号的河北省文安县,从去年6月份开始整治废旧塑料清洗行业,并明确提出了利用3年时间彻底规范废旧塑料清洗行业。截至2011年底,全县3557家清洗加工户已基本停产停业,拆除粉碎设备2094家,切断电源3448家,查处运输废旧塑料车辆600余辆,18家料场已基本清理完毕。目前近两百家进行了入驻东都环保产业园废旧塑料清洗加工基地登记备案,其中三十多户已缴纳定金。
慈溪同样是国内重要的废塑料市场,从去年3月起,慈溪市已先后整治、取缔不符合规范的废塑料回收加工家庭作坊四千多家,今年年初又继续对观海卫、桥头、宗汉、坎墩、横河等五个废旧塑料进行整治。到目前为止,位于慈溪桥头的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有80多家企业入驻。
除此之外,几乎每个废塑料市场都有过类似经历,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政府多次严厉整顿,另一方面是园区入住率低、整顿效果反复。废塑料厂商为什么另可忍受厂子关关停停或者干脆改行,也不太愿意进驻园区,进行规范性生产呢?
采访大量业内厂商、实地调研探访,了解其中原因所在。一是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以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为例,入驻基地除了要交必要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等,还会增加很多外围商户不愿意交的费用,如工商、环保、税收等,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二是园区开发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园区多以新规划建设的为主,有些园区还在建设当中。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例如周边道路建设、内部设备建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生产活动。三是转变意识不够。废塑料商户多为小本经营,既交不起几百万的费用,也无足够的转变动力,因此许多商户仍在观望。